2018-09-20 21:12來源:川報觀察
川報觀察記者 邵明亮 攝影報道
“43年前,我來成都支教時,教育‘川軍’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?!?/span>
9月20日,2018四川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,對于參加過多次該論壇的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俞仲文來說,每次來四川他都懷有感情,看到臺下眾多年輕的職業教育者,他說自己總喜歡“多說一些”。
當前,國家正大力實施經濟結構轉型升級,新舊動能的轉化來自“無中生有”的新技術、新業態和新模式,也來自“有中出新”的傳統產業改造。為此,職業教育如何在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中體現價值?其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是什么?實現的路徑又在何方?
“我國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面向產業的教育,不管是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,還是在促進社會公平上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,國家很重視,但社會認可度不高;加之地方投入有限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職業教育的發展?!眱冉殬I技術學院教研所所長劉武周說。
從事了13年職業教育的劉武周,對國內職業教育有著長期觀察和研究。他認為,當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通道未真正打通,校企合作大多處于低水平狀態;此外,國內職業教育是在我國作為“世界工廠”的大背景下產生的,職業院校緊跟產業發展的能力不強,在人才培養上還不能完全適應新經濟、新業態、新技術發展的新要求。
劉武周的觀點并非個案,許多職業教育者都有相似的感受。
對此,俞仲文表示,職業教育有著雙重任務:一頭瞄準新技術、新業態、新模式的推進;另一頭則要瞄準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。
“大力發展新職教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舉措?!庇嶂傥慕ㄗh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,深化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甚至從更大背景和格局出發對職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標。
這種觀點跟與會的英國卡迪夫威爾學院國際項目部主任Ian Thomas不謀而合。Ian Thomas認為,職業教育成功的關鍵一方面是滿足學生對技能的需求,另一方面則是滿足企業方的用人需求。
“職業教育最迫切的是推進教育的智能化?!敝貞c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譚紹華建議,一要推進教學手段變革,利用技術提高知識學習效益、促進個性化學習;二要促進教師職能變化,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從事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以及動作技能領域的教學;三要推進學習方式變革,讓自適應學習成為學生學習最重要的特點;四要推進教學內容變革,在智能化的時代不能忽視歷史、哲學與民族文化的學習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